
提到控制熱量攝取,通常我們會想到的是複雜的數學計算,但真正的難點是如何長期堅持。飢餓感真的不好對付,但你確定自己是真的餓,還是單純嘴饞想吃點東西嗎?這問題可不只是心理作用,營養專家 Alan Aragon 來解答,還會教你 3 個能幫助你戰勝食物渴望的技巧,讓你的體重管理不再崩盤!
飢餓 vs. 食物渴望:你真的餓了嗎?
每當你想要一整天都精準追蹤熱量攝取,確保自己維持在熱量赤字或平衡狀態時,晚上九點半卻突然很想來塊披薩,這時候該怎麼辦?如果你的身體發出「想吃東西」的信號,忍住不吃會不會導致肌肉流失?這可能是大家最常誤解的地方,但其實事實大有學問。
Alan Aragon 是一名人類營養學碩士,也是網路上最具公信的實證型健身專家之一。他最近在 Instagram 上解析「飢餓與食物渴望的差別」,並點出關鍵——食物渴望幾乎不是肌肉需要養分,而是心理在作祟。
飢餓能被任何食物填飽,但嘴饞只想要特定食物

credit: HealthKart
「飢餓與嘴饞完全不同,」Aragon 說。「飢餓可能會讓嘴饞變得更強烈,但嘴饞是當你針對某些特定的食物。真正的飢餓,可以透過任何食物來解決,比如蔬菜、肉類、全穀物……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。但嘴饞呢?你通常會特別突然想吃某一種食物,像是甜點、油炸、鹹酥脆的零食,這些才會讓你滿足。」
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?每次嘴饞,都是想吃薯條、炸雞、蛋糕,而不是蘋果、胡蘿蔔,這就是嘴饞的真面目。
簡單來說,最好分辨的關鍵點是:
- 真正的飢餓可以用健康食物來滿足
- 嘴饞則是心理在誘惑你吃高熱量、高鈉、高油脂的食物
「很多人以為嘴饞只是因為營養缺乏、吃得不夠飽,但事實上,這種情況極少發生,」Aragon 補充。這代表什麼?屈服於嘴饞,基本上不會幫助你的健身或減脂目標,反而會讓你越來越難控制飲食!
為什麼我們會嘴饞?
天啊,既然嘴饞是內心的惡魔,那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慾望?如果它不是真的生理需求,那背後的原因是什麼?
Aragon 解釋,食物渴望其實是環境條件反射的結果,當你看電視、滑手機、工作累了,你會無意識地想吃東西,因為這些行為被你的大腦與快樂的感覺連結在一起。換句話說,嘴饞,絕對不是因為餓,而是因為你習慣在某些時刻吃特定的東西。例如:追劇就是零食時間、下班後就是要手搖飲來一杯、熬夜加班的話需要來點宵夜撫慰心靈等等。
當這些行為變成了條件反射,你覺得自己「需要」這些食物,但其實你只是習慣了這樣的模式。那怎麼辦?是不是該徹底戒掉這些食物?
不行!完全不吃,反而更危險!
Aragon 提醒,完全剝奪自己喜愛的食物,短期內可能有效,但長期來看,這種壓抑往往會導致反彈,甚至暴飲暴食。這與我們常聽到的『完全避免垃圾食物』的說法相反,因為這樣做反而會加強你的渴望。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瘦了一陣子後又復胖,因為他們輸給了「嘴饞」。與其禁止自己吃喜愛的食物,不如學習「如何管理它」。
管理嘴饞的三個實用技巧

credit: Mom’s Kitchen Handbook
1. 設計「高飽足感」的飲食
想像一下,如果你吃得夠飽,就不會一直想吃零食了吧?首先,確保你的飲食是能夠提供你「高飽足感」的。多攝取蛋白質與纖維,這兩種營養素能讓你維持更久的飽足感。比起加工食品,天然食物或低度加工食品更能讓你吃飽、不容易餓,這樣就能減少因為飢餓而產生的食物渴望。
- 蛋白質來源:雞肉、魚、豆類、蛋
- 高纖維食物:蔬菜、全穀類、水果
- 避免加工食品:糖果、洋芋片、精製澱粉
2. 找到健康的替代品
改變飲食習慣,不代表你要放棄所有你愛吃的東西!找到健康的替代選項,這樣你可以吃得開心,又不會攝取過多熱量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愛吃甜食,那就試試椰棗、莓果等等,它們有天然甜味,滿足你的渴望,如果喜歡吃點零食?選擇無糖優格、堅果、燕麥棒絕對是比炸薯條更健康。那如果你離不開飲料,則可以改喝無糖氣泡水、茶類,避免多餘的糖分。
3. 減少零食頻率,而不是完全禁止
完全戒掉某些食物,短期可能有效,但長期來看會讓你反彈得更嚴重!重點不是完全禁止,而是控制頻率與份量。如果你真的很愛某種零食,不用完全放棄,只要別吃太頻繁。
- 每週吃一次,而不是每天吃
- 控制份量,不要一次吃一整包
- 把零食當作偶爾的享受,而非日常習慣
這樣一來,你不僅可以滿足食物渴望,同時避免長期累積熱量,影響體重控制。
最重要的是如何「管理」你的慾望
現在你知道該怎麼應對嘴饞了吧?與其完全禁止某些食物,學會管理它,你才有機會長期維持健康體態。記住這 3 點:
- 吃高飽足感的食物,減少飢餓感
- 找到更健康的替代選擇
- 不要完全戒掉零食,而是減少頻率
學會這些技巧,減脂、控體重,真的沒那麼難!現在就開始試試看吧!
資料參考來源:MuscleandFitn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