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坐骨神經是人體最粗大的神經,起始於腰骶部的脊髓,途經骨盆,並從坐骨大孔穿出,抵達臀部,然後沿大腿後面下行到足。坐骨神經的炎症稱為坐骨神經痛。它可能會導致臀部灼痛,或者疼痛一直延伸到腿部,且疼痛多半只發生在單一側的腿。
• 骨頭壓迫:腰椎椎管狹窄症、骨刺、椎間盤突出、腰椎退化症、骨腫瘤、骨折等。
• 肌肉壓迫:外傷,或是臀肌、大腿肌、小腿肌壓迫,過瘦、短期內體重減輕過多,讓臀部的脂肪與肌肉層太薄、壓迫到神經。
一般在發病的前期,只是會偶發的感覺下肢短暫疼痛,慢慢地痛覺會擴大、擴張,從腰部到臀部甚至是大腿。痛感也會從間接性的疼痛轉為持續性的疼痛。
常見症狀
• 走路偏斜,走一走會軟腳
• 合併有大腳趾無力,無法上翹
• 麻木感、刺痛感
• 感覺異常,穿鞋穿褲子時,兩隻腳的感覺不太一樣
• 下背痛
• 腰、屁股、腿感覺疼痛,尤其是坐下時更明顯
• 有針刺般、燒灼感延伸到整條腿
風險因素
下列是引發坐骨神經痛的危險因子:
• 老年:最常見的原因是老年人因脊椎長期磨損而造成椎間盤突出。
• 肥胖:體重過重會造成脊椎的負擔,進而導致坐骨神經痛。
• 糖尿病:糖尿病會增加神經損傷的風險。
• 久坐不動:長時間坐著不動會增加坐骨神經痛的機率。
坐骨神經痛不再是老年人的特權,已有年輕化的趨勢,因年輕人卻常常因坐姿不正確、或者各種不良習慣,導致坐骨神經痛的發生機會,不可輕忽!
要預防坐骨神經痛,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習慣開始做起,像是工作或是唸書時,坐姿要保持端正,不翹二郎腿,並避免搬重物以及做過度激烈的腰部運動,另外,維持標準體重也能避免增加腰部負擔。而像是床墊的選擇,過軟或過硬都不好,軟硬適中才能預防坐骨神經痛的發生。
舒緩伸展坐骨神經痛
鴿式
由於長時間坐著以及姿勢不正確,長期下來,當身體硬骨或軟骨壓迫到時,就會造成坐骨神經痛的症狀。瑜伽鴿式(Pigeon pose)能有效讓脊椎得到充分的舒緩、伸展,同時也可保護在脊椎與椎間盤之間的神經。根據舒適度,保持拉伸 10–20 秒,再慢慢鬆開換腳於另一側重複拉伸。
嬰兒式
嬰兒式為前彎體位法放鬆動作,它能伸展背部,幫助緊繃的背肌放鬆,還可以伸展到髖關節以及舒緩姿勢不良所帶來背部、腰部的不適,但在做此動作時,要注意自己別勉強,以免傷害到了肩膀、脊椎等,對於久坐的上班族來說非常適合。
天鵝式
天鵝式能有效的緩解前一個動作帶來的壓力,展臀腿肌肉溫和的打開髖關節,放鬆髖部,對久坐的人有很好的幫助。同時還可以按摩腹部器官,刺激腿部內側的肝經和腎經和膀胱經。刺激到腿部外側的膽經。促進盆腔血液循環,有利於排除體內毒素。對女性的身體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。
半魚王式
能按摩腹部器官,包括肝臟和腎臟,伸展肩膀、刺激大腦,緩解輕度背痛和臀部疼痛,加強和伸展脊柱,並且緩解壓力及恢復身體、思想和精神的平衡,為你帶來清潔、清新、精力充沛,並煥發活力的感受。在嘗試任何扭轉姿勢之前,必須正確進行熱身。請準備一些溫和的體式活絡脊椎,例如貓牛式,為你的扭轉做好準備。
躺姿抱膝滾背
雙膝蓋抱胸姿勢 1 分鐘,8 到 10 次的呼吸,躺在你的背上,將兩個膝蓋拉向胸部。你可以握住小腿,小手臂或是手。輕柔地左右搖擺,按摩背部和下背部,感覺脊椎附近的肌肉得到舒緩。在玩耍時,將恥骨向肚臍輕輕捲曲,然後朝墊子向下彎曲,以釋放並且拉長下背部。接著,前後滾一滾背,感受後背部不同區域的放鬆。
預防勝於治療
核心肌群的肌力強化非常重要,核心肌群可以保護腰椎形成天然的「護腰」,增加腰椎的穩定性,避免椎間盤受擠壓或脊椎長骨刺壓迫神經產生坐骨神經痛。訓練核心就是最好的護腰方式!
下犬式
從你的手和膝蓋開始,你將自己推到你的腳和手上,使你的身體形成一個倒置的“V”形。這個姿勢會拉伸膕繩肌,它能夠伸展背部、手臂與腿筋,幾乎是全身的部位,同時也能使人冷靜,專注於自身。每天固定做 10 分鐘下犬式,也能達到伸展和強化肌肉、放鬆心情的功效,一起伸展身體,放鬆平日緊繃的肌肉與筋膜。伸展腿後肌群、延展脊椎、提升柔軟度、按摩腸胃、改善便秘等。
橋式
久坐再加上坐姿不正,易導致脊椎歪斜,嚴重時會因為椎間盤突出或梨狀肌緊繃壓迫到坐骨神經,引起坐骨神經痛。做橋式可打開髖關節、伸展緊繃的肌肉,進而緩解疼痛。久坐會讓臀部肌肉無力,而髖關節無法承受力量時,就會尋求腰椎附近肌群協助。加上長期窩在電腦前的姿勢,會讓人慣性駝背。橋式可改善這些姿勢不正確所引起的疼痛,透過伸展的方式增加脊椎柔軟度並舒緩背部不適。
死蟲式
死蟲這動作人如其名,模仿死掉的蟲,背部著地,雙腳朝向天空延伸。該動作變化多,適合初學者,也符合健身老手操作。長期久坐或是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,腹部容易長肉,和相對較激烈而且動作容易錯的棒式比起來,死蟲更適合初學者來幫助喚醒肌群,也比較不會出現運動傷害的問題。練核心不只是為了擁有腹肌,其實包括了更深層肌肉的鍛鍊,能提供身體支撐和保護的作用,死蟲動作除了加強肌力,還因為腰部緊靠地面,更能減少訓練中體重帶來的負擔。
棒式
根據美國 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 研究指出,持續的做棒式不僅可以有效減少背痛的發生,還可以強化整個背部,特別是在上背部的肌群。而且棒式不只可訓練到核心肌群,連肩膀、胸部、背部、腿部的肌肉都會參與到,是個相當全面性的動作。不少人有駝背的問題,尤其是上班族們,駝背不僅外觀看起來不挺拔、沒精神,對脊椎也是很大的負擔。做棒式可以有效改善駝背,因為強化了核心肌群,頸部、肩膀、胸部和背部的肌肉都變得更強壯有力。
啞鈴划船
「啞鈴划船是強化身體後方肌群很好的方式,這塊肌群與姿勢、核心穩定度有關。」Orangetheory教練Rachel Skinner表示。如果你的工作需要長期面對電腦,你的身體後方肌群就很需要適時的訓練。這也是為什麼鍛鍊背闊肌、斜方肌和菱形肌能夠改善體態避免駝背,減少背部疼痛及坐骨神經痛。
資料參考來源:aetna、WebMD、Helloyishi、edh、HEHO、Women’s Health、Sports Pla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