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dit: Best Self Magazine
我們大家都想知道如何保持身健康,但這似乎是一個聽起來很崇高、又遙遠的目標。著手改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同時讓人感到鼓舞和害怕。我的意思是,很多人提到要改變生活習慣,總會想著「該從哪裡開始?需要一口氣改變一輩子的習慣嗎?我做得到嗎?」其實,當採取新的健康習慣並堅持下去時,從長遠來看,可以從小小的改變開始,就能帶來很大的改變(並且不會讓你在過程中發瘋)。與其嘗試進行巨大的改頭換面來改善您的健康狀況,不如從這些小地方開始,幾乎無痛的舉動,以獲得長效效果。
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,終身健康的關鍵是專家所謂的「生活方式醫學」,意思就是在飲食、運動和壓力管理方面進行簡單的調整。為了幫助大家更輕易簡單地達到目標,我們請了三位專家:自然療法醫師、營養師和私人教練,告訴我們他們推薦的最簡單但意義重大的生活方式。
1.吃早餐
吃早餐很重要,原因有很多。它可以啟動你的新陳代謝,並阻止你暴飲暴食。另外,研究表明,吃健康早餐的成年人在工作中表現更好,而吃早飯的孩子在考試中得分更高。如果你是起床沒什麼胃口的人,當然也不適合一醒來就吃一份大餐,可以用麥片或一小塊水果,保持清淡。只是不要完全跳過早餐。
2.好好規劃飲食
抽出一些時間,然後坐下來考慮你的目標和需求。你想要減肥嗎?減少糖,脂肪或碳水化合物?添加蛋白質或維生素?膳食準備讓你保持控制的心態。你知道你在吃什麼,什麼時候吃。額外的好處:在工作中跳過休息室裡的甜甜圈會容易得多。
3.喝大量的水
喝很多的水可以為你帶來很多好處。將保持水分視為最重要的目標,也可以幫助你減輕體重。選擇水的另一個原因?含糖飲料都與肥胖和糖尿病有關。如果你不喜歡沒有味道的開水,可以加入檸檬、酸橙、西瓜或小黃瓜片來調味。
4.適當地讓身體休息
不要只是喝一杯咖啡,就覺得起床後要開始維持忙碌奮鬥的狀態。做一些深弓步或伸展運動,對我們的身心都很好。好好伸展、感受身體放鬆,還能避免情緒低落。即使是抽出五分鐘也好,你會感受到身體帶給你的回饋。
Credit: Konica. al
5.不要沈迷網路世界
你的電子郵件和社群媒體通知很多嗎?當然,你的朋友和家人的最新動態只需要點一下就能看完,但是你是否真的需要查看你朋友今天去哪裡吃飯打卡?可以好好規劃時間、設置鬧鐘,規定自己在一定的時間內滑手機。當你減少螢幕時間時,就可以騰出時間做其他事情。散步、讀書都好,你會發現心情清淨非常多。
6.保持好奇心
學習新東西、新技能有助於保持大腦健康。報名參加學語言、舞蹈、畫畫等等都有幫助。尤其更好的是,試著掌握一種新語言。進行腦力運動可以減緩衰老的跡象,甚至可能延緩阿茲海默症的影響。
7.充足的睡眠
睡得好能列出的益處幾乎太多了。睡個好覺可以使你的心情更好、增強記憶力和注意力,並幫助你學習新事物。從長遠來看,它可以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,並幫助你保持健康。盡量維持每天都能獲得 7 到 9 個小時的睡眠。為了獲得最佳的休息,請計畫出規律的時間,每天大約在同一時間上床、並醒來。
8.鍛鍊肌肉
重量訓練可幫助你的身體將脂肪換成肌肉。這意味著就算是你是懶骨頭,只要規律運動也能燃燒卡路里。這些鍛煉也可以幫助你減肥、增強心臟和骨骼功能。每周至少進行兩次重量訓練,例如伏地挺身,深蹲和舉重。
Credit: Coach Mag
9.多從事戶外活動
在陽光下曬幾分鐘能增加維生素D的含量,這對我們的骨骼、心臟和情緒都有好處。另外,在戶外意味著你更有可能讓身體動起來,而不只是坐在電視或電腦前。如果可以,請在城市街道上選擇更貼近自然的環境。一項研究發現,在城市綠地中漫步的人比在建築密集區漫步的人要更平靜。
10.保持身體平衡
如果你還年輕,保持良好平衡將有助於避免受傷。而如果您年齡較大,平衡感就更為重要了,它將讓你的運動時間更長,並降低摔倒和摔傷骨頭的機會。無論你幾歲,保持平衡都意味著更好的肌肉張力、更健康的心臟和更大的信心。瑜伽和太極拳是鍛煉平衡的好方法,不過幾乎可以讓你保持運動、甚至步行的任何活動都可以提供幫助。
11.戒菸
這是朝著改善健康邁出的一大步。你的身體很快就會自我修復。抽完最後一根煙後20分鐘,您的心率和血壓就會下降。為什麼要等?今天就養成習慣。你的醫生將很樂意幫助你入門。
12.保持正念
這可能代表著打坐或只是停下來聞一聞花相。無論你怎麼做,研究表明正念可以減少壓力、減輕痛苦並改善你的情緒。甚至連科學家們都開始深入研究這塊領域。一項研究發現,八週的常規冥想可以改變與情緒、學習和記憶有關的大腦部分。只要好好練習,即使洗碗對大腦也有好處。
今天就開始吧!
Credit: Medium
看完前面提到的好處,如果你也開始心動,建議可以從其中幾樣開始,再來慢慢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。儘管還有許多其他危險行為可能會妨礙本來健康的生活方式(例如,使用有毒或放射性物質,吸毒成癮,前往有地方性流行病的地區),但這些內容太多了,無法在一篇文章中介紹。不過,當然就要請大家多來看看我們的文章,以獲得更多保持身體健康的資訊!(當然,不要只是看,要記得身體力行哦!)
資料參考來源:WebMD、Sel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