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,健身,健身房,台灣健身,台灣健身中心,運動中心,健身課程,重訓,肌肉,有氧運動,跑步機,心肺運動,健身教練,運動知識,營養知識,新知,營養師

2022.08.11
營養新知
染疫後怎麼辦?7大飲食改變讓你加速從確診中康復

credit:japantimes.co.jp

台灣近日新冠確診本土病例激增,單日確診數最高也突破了8萬,新冠累計確診總數達150萬,專家預計單日確診人數還會上升。而這波由Omicron變種病毒所帶來的傳染力驚人,不過多數確診個案都呈現輕症,甚至有醫師指出未來每人身邊的朋友基本上都有可能被感染過,若身邊沒有被感染的朋友,「代表你沒朋友」。


台灣疫情大爆發,防疫概念也逐漸轉向與病毒共存的方向,許多人也開始擔心自身染疫後所帶來症狀的後遺症該怎麼辦?甚至是分不清感冒、新冠的症狀有哪些?

Omicron的後遺症有哪些?

credit:webmd.com

目前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感染Omicron康復後,後遺症與先前的Alpha和Deltaa有明顯區別,由於它是Covid-19的變異株,後遺症也類似,被稱作新冠長期症狀(Long Covid)。


根據「居家隔離怎麼伴?」中大家的討論,整理出了幾個最常被提及的症狀:

咳嗽,喉嚨有黃綠色黏痰,且不易咳出

• 喉嚨乾澀、發癢

• 缺氧、頭暈、全身疲憊

• 鼻塞

• 胸悶、心悸

• 掉髮、起紅疹


以上症狀可能會持續4~5日不等,也可能持續半個月到一個月以上。
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諸多新冠研究發現,不管是Omicron,還是之前的世界霸主Delta,或一開始的武漢株與Alpha,後遺症除了既有的新冠肺炎症狀外,還有以下:


疲勞、注意力不集中

這是Omicron最主要的後遺症,確診者在康復後依舊會感到疲勞,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,目前並沒有研究顯示會維持多久。


味覺/嗅覺的喪失

味覺和嗅覺可能會在感染後持續數週甚至數月,超過3個月的情況是新冠長期症狀中相當常見的情況。


腦霧(Brain Fog)

腦霧是目前最常見的Omicron後遺症之一,主要的症狀包括失憶,思緒混亂,注意力渙散…等認知症狀,也間接造成了許多感染者在康復後影響到了工作能力以及日常生活。


皮疹(Skin rash)

皮疹看似普通,但是卻是Omicron的症狀之一,同時也是新冠疫情當眾最容易被忽視的症狀。通常會發生在病情較輕微的患者身上,患部樣子類似凍傷,因此很容易被人忽略,而且皮疹的發生的時間點可能會是在感染的任何一個時間,可能是剛染疫時,也可能是即將康復的時候。


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提高

國際知名期刊「The Lancet」在今年3月21號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,經過Covid-19的急性期後,罹患糖尿病和使用血糖控制藥物的風險明顯增加,主要的原因是在感染後可能導致胰臟的受損,間接影響胰島素分泌而引起,該研究作者也強調「應把糖尿病是為新冠長期症狀的後遺症之一」。


確診後的恢復康復之路

credit:news.sky.com

維生素 B 群:筋疲力盡、疲勞沒精神

染疫後整個人可能會病懨懨、無精打采,尤其身體在高壓情況下,能量代謝的需求大幅提升。B 群是協助能量轉換的輔酶,屬於水溶性維生素,生病時會消耗更快,建議從未精製的全榖雜糧類補充,像是:玉米、南瓜、山藥等,這些原型食物未經加工,能保留更多的 B 群。


維生素C:乾咳、喉嚨沙啞等呼吸道症狀

確診者最常見的呼吸道症狀可以用維生素 C 來緩解。維生素 C 屬於抗氧化物,能夠抵禦自由基造成的氧化傷害,降低體內的發炎反應。除此之外,維生素 C 和免疫力也大有關係,能夠促進免疫細胞分化、助於上皮細胞的屏障功能,以強化呼吸道的黏膜修復。平時可以多補充維生素 C 豐富的水果,如:芭樂、奇異果、柑橘類等,增強免疫力。


電解質補充液:腹瀉、腸胃不適

Omicron 患者少數會出現腹瀉的問題,而腹瀉會造成水分和電解質流失,若電解質不平衡,會伴隨肌肉疼痛、抽筋、無力等症狀。建議至藥局購買電解質補充液,會比運動飲料更好,因為運動飲料的糖分高,可能會加劇腹瀉情形,而電解質補充液無需稀釋,直接泡開就可以喝。


優質蛋白質:呼吸困難、急促、會喘

少量多餐,一天4–6餐慢慢進食,適當的熱量攝取。可補充堅果、酪梨、魚油、橄欖油等好的油脂,及等優質蛋白質,這些都是修復組織重要的營養素。來源:豆製品、魚、海鮮、蛋、肉、乳製品。


減少飽和脂肪、精緻澱粉

許多加工食品、精緻甜點、零食都會使用飽和脂肪和精緻澱粉,這些都會增加體內發炎反應,使原本已經處在抵禦病毒的身體加劇發炎狀態,康復速度更慢。這些食物也容易有過度飽足感,影響呼吸順暢,感染期間建議不要吃得過於飽脹。


維持體內足夠水份,留意是否脫水

當身體脫水時,會出現明顯口渴、發燒、尿液量減少、濃或呈深色、口乾、心跳加快、疲累及意識混亂等症狀,這時呼吸系統的分泌物也會變得較濃稠,難以從肺部排出,當肺部無法清除這些分泌物時,就可能導致肺炎。


每小時都要補充,至少每15分鐘應補充80~160cc液體,如果無法一次大量喝,建議少量且每隔數分鐘就喝一次。

選擇多樣化的流質種類避免味覺疲勞。高敏敏建議也可以自製水果水,把新鮮水果加進白開水中,刺激喝水慾望、增加飲水量及維生素攝取。

睡前床邊擺放水或其他補充液體,方便半夜醒來補充


維持體重

染疫後的修復期間也要避免飲食過剩。美國學者最近研究顯示,美國人在疫情隔離期間,每人平均體重約增加15磅(6.8公斤),因此戲稱是「COVID-15」。因此她建議,生病期間每天量體重,並維持目前的體重。


確診後非免疫,別任自己曝露於染疫危機中

目前台灣疫情尚未停歇,除了關心如何與病毒共存,染疫後,相關後遺症更是大家所擔心的。專家說,隨著時間流逝,大部分人的後遺症或許會減輕,但卻仍有長期深受後遺症所苦,因此,預防感染仍相當重要。


曾確診過不等於免疫,仍應小心二次、三次染疫的可能性。根據 BBC 報導,新冠爆發初期,確實很少聽聞有人二次染疫,據 2021 年 11 月前英國記錄顯示,只有不到 1% 的確診病例是重覆感染,但 Omicron 改變了這情況!原因在於,Omicron 更容易突破身體的防衛機製造成感染,使得新一波感染病例中,有越來越多的人是二次感染。據統計,重覆感染比例大幅增加,和疫情早期相比差了約 10 倍,年輕人和未施打疫苗者更容易重覆感染。


而新冠後遺症威力也是不容小覷,在無法確保感染 Omicron 後,未來會不會出現後遺症的狀態下,仍建議大家能藉由少外出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施打疫苗來預防 Omicron 染疫危機。




資料參考來源:Common Health、Health udn、HEHO

文章留言區

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,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

重新填寫
表單送出
收藏成功

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

+ 會員中心

搜尋

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

  • # 預售
  • # 減脂
  • # 台中沙鹿廠
  • # 課表
  • # 有氧公告
  • # 公告
  • # 足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