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,健身,健身房,台灣健身,台灣健身中心,運動中心,健身課程,重訓,肌肉,有氧運動,跑步機,心肺運動,健身教練,運動知識,營養知識,新知,營養師

為何減重沒效果還渾身不對勁?小心自律神經在作怪!

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狀況!

明明飲食控制得很嚴格、也有安排運動,但體重就是卡住不動?更糟的是,身體反而開始出現各種「怪怪的」症狀:失眠、便秘、疲憊、頭暈、沒精神……


其實,問題可能不在你做得不夠,而是你的自律神經正在發出求救訊號!

自律神經是什麼?為什麼會影響減重?

自律神經就像身體裡的自動控制系統,負責調節呼吸、心跳、體溫、消化、睡眠等基本生理功能,讓我們即使不刻意控制,也能維持身體運作的穩定。


可分為兩大系統:

  1. 交感神經:在面對壓力、緊張或活動時啟動,讓身體進入備戰狀態,提升心跳、血壓與肌肉反應力。
  2. 副交感神經:在休息、放鬆或進食後啟動,幫助身體修復、消化與恢復能量。


理想狀態下,這兩者會像油門與煞車一樣交替運作,維持身體的平衡。


但當你長期處於高壓生活,例如:過度節食、熬夜、工作緊繃、生活步調過快,交感神經就會長時間「踩著油門」,導致身體進入慢性緊張的備戰模式,進而出現代謝率下降、荷爾蒙失衡、睡眠品質變差、腸胃功能紊亂等狀況。

減重卡關,其實是身體在自我防衛

當自律神經失調時,身體會啟動防禦機制,出現以下反應:


  • 代謝率下降:身體為了保護自己,減少能量消耗,脂肪燃燒效率降低。
  • 荷爾蒙失衡:壓力荷爾蒙(如皮質醇)升高,刺激食慾、促進脂肪囤積,特別是腹部脂肪。
  • 睡眠品質變差:難以入睡或睡得不深,影響瘦體素分泌與脂肪代謝,身體修復能力也下降。
  • 腸胃功能紊亂:消化變慢、脹氣、便秘或腹瀉,影響營養吸收與整體代謝。
  • 情緒波動加劇:容易焦躁、倦怠、暴食,陷入「越努力越失控」的惡性循環。


簡單來說,身體在「踩煞車」保護自己,不讓你再瘦下去

那到底該怎麼辦?營養師建議這樣做

想要真正改善身心狀態、放鬆神經與心情,不妨從以下三個面向開始調整,溫柔地把自己拉回平衡的節奏:

1. 規律作息

  • 每天固定時間睡覺與起床,建立身體的生理時鐘。
  • 睡眠時間建議維持在 7~8 小時,避免睡前滑手機以減少藍光刺激,可改以閱讀或冥想取代。
  • 若有入睡困難,可嘗試睡前泡腳、深呼吸或使用助眠香氛(如薰衣草精油)幫助放鬆。

2. 均衡飲食

避免過度節食或只吃單一食物,建議以「多樣、適量、均衡」為原則,可留意補充以下有助神經穩定的營養素:

  •  B 群
     - B 群是參與能量代謝與神經傳導的重要營養素,缺乏時可能導致精神疲憊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緒低落。
     - 食物來源:全穀類(糙米、燕麥)、雞蛋、深綠色蔬菜(菠菜、地瓜葉等)

  •  鎂
     - 鎂能調節神經與肌肉活動,有助減緩焦慮、放鬆緊繃的神經與肌肉,也與睡眠品質有關。
     - 食物來源:堅果(杏仁、腰果)、香蕉、黑巧克力、深綠葉菜

  • Omega-3 脂肪酸
     - Omega-3 中的 DHA、EPA 有助大腦與神經系統穩定,對抗情緒波動與發炎反應,對長期壓力族群特別有幫助。
     - 食物來源:鮭魚、鯖魚、亞麻仁籽、核桃、奇亞籽


💡 營養師小提醒:可將這些食材融入日常餐點,例如早餐來一碗燕麥堅果粥,或晚餐搭配鮭魚與地瓜葉,都是簡單又方便的選擇。

3. 培養運動習慣

運動不只是燃脂,更是釋放壓力、平衡神經的好幫手。


  • 建議每次運動 30 分鐘,每週至少 3~4 次
  • 不建議天天高強度運動,過度刺激反而易讓壓力荷爾蒙上升。
  • 建議選擇中低強度活動,如快走、瑜伽、騎腳踏車、游泳等運動,搭配音樂或自然環境更能放鬆身心。
  • 若時間有限,也可在家進行伸展操或深層呼吸練習,幫助身體慢下來。 

營養師提醒:別再責怪自己瘦不下來了!

如果最近總覺得疲憊、睡不好、心情容易焦躁,甚至怎麼努力控制飲食、運動都看不到成效,也許該先停下來,傾聽身體正在發出的訊號。


減重卡關,不一定是你不夠努力,而是身體正處於過度壓力的防禦狀態。從今天起,試著調整壓力、好好睡覺、好好吃飯、學會放鬆。


讓壓力得到紓解、自律神經恢復平衡,身體自然會回到「該燃脂就燃脂」的節奏裡。你會發現,瘦下來其實不是一場硬仗,減重的關鍵,不是更努力,而是更懂得照顧自己。



撰文者: 古雯琪 營養師

文章留言區

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,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

重新填寫
表單送出
收藏成功

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

+ 會員中心

搜尋

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

  • # 預售
  • # 課表
  • # 有氧公告
  • # 公告
  • # 足球